鴨茅是優良的叢生型冷季禾本科牧草。壽命5-6年,喜溫暖、濕潤氣候,最適生長溫度為10-28度,對土壤適應性較廣,在潮濕、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或有灌溉的條件下生長最好,最適PH值為6.0-7.0,耐蔭性較強,適合在果園下種植。鴨茅草質柔軟、葉量豐富, 牛、馬、兔、羊等均喜食,是栽培草地建植、天然草地改良與植被恢復、改良土壤選用的重要草種之一,在我國云貴高原、四川盆地、華北、西北、東北和華中地區均有種植,適應性廣泛。
1.種植技術
鴨茅種子細小,播種前要求精耕細作。土壤耕深約30cm左右,耕后整平耙碎,使種子能和土壤緊密接觸,土壤的含水量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50%-80%,對其生長較為有利。
長江以南地區春、秋播均可,秋播最適。春播以3月下旬為宜,秋播不宜遲于10月下旬。北方一年兩熟地區種植以秋播為好,且以早播為宜。我國一年一熟地區,以春播為好。一般單播每畝量1.0-1.5KG,條播和撒播均可,條播行距15-30cm,由于種子小,覆土宜淺。也可與苜蓿,紅三葉,白三葉,多年生黑麥草等混播。通常情況下與豆科牧草混播,禾豆比例按1.5:1—2:1計算。年可刈割5-6次,畝產鮮草2-3噸。
鴨茅幼苗生長緩慢,生活力較弱,苗期一定要中耕除草。另外鴨茅需肥量大,尤其是氮肥。腐熟后的有機肥每畝可施1000KG-2000KG左右。根據苗情,在分蘗、拔節期、抽穗期以及刈割或放牧后追肥,以氮肥為主,施氮肥量為300KG/h㎡-562 KG/h㎡為宜。
2.經濟價值
鴨茅可用于青飼、放牧、干草及青貯料制作。青飼時,適宜在拔節到抽穗期(通常草高60cm-80cm)刈割,留茬高度約5cm ;放牧適宜時期為拔節至孕穗期;青貯飼料刈割時期為開花至乳熟期。其抽穗期干物質中含粗蛋白質13.2%,粗脂肪13.8%,粗纖維28.3%,無浸出物40.6%,粗灰分14.1%。